《艳异编》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编纂的一部小说选本,凡四十五卷,共收录四百三十多篇作品,主要来自史传、类书、丛书、笔记小说、传奇小说集,凡神仙鬼怪、才子佳人、奇闻异事,尽收囊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文体特色。
《〈艳异编〉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艳异编》海内外馆藏版本搜集殆尽,认真梳理了《艳异编》的版本源流。在广征博引、细致考索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艳异编》的成书时间、篇目直接来源,纠正了许多错误看法。
论著从题材划分、编纂体例、多重价值、后世影响等多角度,对《艳异编》进行了十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明代小说研究者不可不备的学术参考书,也有助于文学爱好者了解《艳异编》的概貌与中国古代志怪、艳情小说的发展。
《〈艳异编〉研究》近日已由齐鲁书社出版。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成果。
绪论
第一章 《艳异编》的编者、成书时间及版本
第二章 《艳异编》篇目直接来源考
第三章 《艳异编》的题材分类、特点与编纂方式
第四章 《艳异编》的多重价值
第五章 《艳异编》的评点价值
第六章 《艳异编》的影响
附录一 四十五卷本《艳异编》作品直接来源表
附录二 《一见赏心编》作品直接来源表
附录三 《广艳异编》作品直接来源表
主要参考书目
《艳异编》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编纂的一部小说选本,明代的《徐氏家藏书目》小说类、《澹生堂藏书目》小说家类著录。全书凡45卷,共收录430多篇作品,主要来自史传、类书、丛书、笔记小说、传奇小说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艳异编》问世后,不仅刊行了40卷批选本、12卷摘评本、57卷本、53卷本、《古艳异编》12卷本等七种版本,还出现了《广艳异编》《续艳异编》《宫艳》《稗家粹编》《绿窗女史》《一见赏心编》《情史》等许多模仿《艳异编》的小说选本,且其中许多作品直接被《稗家粹编》《绿窗女史》《一见赏心编》《情史》等抄录。
研究《艳异编》对于考查明代小说作品的编刊、传播接受与小说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文献整理、出版方面,上海古籍出版社、广陵书社、文物出版社影印了据最早的45卷本编选的明刊40卷批选本和12卷摘评本,春风文艺出版社等据此两种本子出版了校点本,但都删除了评语。可见,出版、整理的《艳异编》较为单一,存在重复现象,且不完整。
最早的45卷本及其他众多版本尚未见面世,这极大地影响了对王世贞取材范围和编纂方式的研究,也无法梳理各版本的渊源关系。为全面、深入研究《艳异编》,汇集所有版本,为学界提供可靠的整理校点本,成为当务之急。
研究论著方面,除少数小说书目辞典和小说研究专著对《艳异编》进行简单的介绍外,进入新世纪以来方引起学界较大关注,共有11篇研究文章。目前的论著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艳异编》的作者问题。
一方面认定王世贞是《艳异编》的编选者。明清人的文集、笔记、小说序跋等,基本都认为王世贞编选了《艳异编》。
自孙楷第先生《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始,学界开始否定王世贞的编选权,理由是《艳异编》“毫无持择”“世贞在有明一代,号为博学,何至为此等书,此必书肆所托”(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4页),影响极大。
近年来,学界又肯定编者是王世贞,如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等论著。
尤其是陈国军从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集》中发现其祭奠、怀念王世贞的两首诗歌,明确把《艳异编》归于王世贞名下;赵素忍等《〈艳异编〉编者考辨》(《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辑刊)又从明人范守己《御龙子集》卷46《与王元美先生书》,詹景凤《明辨类函》卷38、卷58发现新的资料,进一步夯实了王世贞的编著权。这都深化了编者的研究。
其实,我们从《艳异编》作品直接取材于《剑侠传》亦可证明王世贞的著作权。
此外,《艳异编》版本众多,有不少是王世贞去世后书坊主编刊的,目前各大图书馆和学界把不同版本的《艳异编》都归于“王世贞”名下,这是十分不妥的。
各版本的刊行时间及先后关系有待考证,目前仅有任明华的一篇论文《略论〈艳异编〉的版本》(《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1期)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二,考证《艳异编》篇目的来源。
孙楷第先生《戏曲小说书录解题》最早提出《艳异编》“十分之七”取材于《太平广记》,遂成学界共识,鲜有质疑。
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经过比对,认为《艳异编》的取材“多在当代”[1],即《说郛》《古今说海》《虞初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西樵野记》《庚巳编》等,纠正了向来的认识误区,但陈氏仅列举少数篇目,且依据的版本是删略后的40卷本。
赵素忍等的《〈艳异编〉与〈太平广记〉关系探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4期)与《〈艳异编〉中宋元小说来源考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两篇论文,则考证了《艳异编》部分篇目的具体出处,认为编者未从《说郛》取材,实际上作者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
目前学界考证来源时,有两点明显不足:一是只关注小说,其实《艳异编》尚从《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南史》《北史》等十多部史书中取材61篇,有待比对、探究;二是都以书坊主删减后的40卷本为研究对象,不能全面反映王世贞《艳异编》的选材范围,无疑应以45卷本为依据,并扩及其他版本的作品来源。
第三,分析《艳异编》体现出来的王世贞的编选宗旨和时代审美观念。
如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代智敏《从〈艳异编〉〈广艳异编〉看明代中晚期小说审美观念的发展》(《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刘贝贝《明代“艳异”类小说选本研究》(辽宁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肖群霖《王世贞〈艳异编〉“艳”“异”母题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和赵素忍《〈艳异编〉及其续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等论著,认为王世贞以“艳”“异”为标准的编选原则,体现了明代中后期倡导真情、反对禁欲、趋俗尚奇的文学思想和审美趣味,极具时代性和历史感。这标志着研究日益深入《艳异编》的文本内部,并涉及到外部时代风尚的考查。
但是,王世贞编选时对材料的增删,尚未见论述,而这能够体现王世贞的编纂观念。
综上,目前亟需整理出版最早的《艳异编》45卷本及其他版本,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版本依据;研究已从作者的考证走向文本的分析,由外转向内,厘清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但是,各版本的渊源关系、编纂方式及《艳异编》的评点、影响等众多问题,或未见论述,或有待拓展。
《艳异编》对研究明代中后期的小说编纂、思潮、评点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考察题材特点和作品的增删,研究王世贞的小说观念和明代的小说审美思潮。《艳异编》集史传、志怪、传奇于一书,标志着明代中后期小说的审美趣味由“奇异”向“艳异”的转向,并成为社会的风气。
第二,《艳异编》引史入稗,从《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十多部史书中取材61篇,有意模糊正史和小说的界限,有助于提高《艳异编》的地位,显示出史稗相通、实录与虚构并重的小说观念,对后来小说选本的编刊产生了持续久远的影响。
第三,《艳异编》对于研究明代编创的小说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
《艳异编》虽然主要选录明前的作品,但直接来源却是明人编刊的《顾氏文房小说》《古今说海》和《虞初志》等,从中选录了150多篇;同时,也从《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西樵野记》《庚巳编》《西湖游览志余》等明人小说集中选录了近30篇。
同时,保留了《陈子高》《韩宗武》《西阁寄梅记》等明代小说和《娇红记》等作品的早期版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学、校勘学和文献学价值。这有助于研究前代和明人的小说编创与传播状况。
第四,王世贞对少量作品进行了评点,且后来又有两种伪托汤显祖评点的《艳异编》,对小说思想、人物塑造、叙事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品评,具有较高的小说学价值,是明代小说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搜集目前国内外《艳异编》的各种版本及研究论著,归纳、总结《艳异编》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确立研究目标和框架。
其次,调查、复制国内外图书馆收藏的《稗家粹编》《广艳异编》《续艳异编》《宫艳》《绿窗女史》《一见赏心编》《情史》等“艳异”系列小说选本,为研究《艳异编》的影响奠定文献基础。
最后,全面梳理《艳异编》的版本关系,考证作品的直接来源,探讨《艳异编》的编纂方式、多重价值、深远影响及评点等,结合明代的小说出版、文学思潮等,综合分析《艳异编》的小说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艳异编》的研究论著,论证课题的可行性。搜罗明代文人书信、序跋、诗文等文献,论证王世贞是《艳异编》的编者。调查、复制、汇编《艳异编》各版本及“艳异”系列小说选本等资料,为全面深入研究《艳异编》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第二,对比研究法。通过对比,发现《艳异编》与《太平广记》《古今说海》《虞初志》《南史》相同作品的文字差异,考证作品的直接来源,为进一步研究编纂方式等提供扎实的文本依据。
第三,综合分析法。综合编者的个人情趣、出版状况、小说美学传统、时代思潮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艳异编》题材特征的形成原因、多重价值及深远影响等问题。
窗外带着积雪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煦暖的江南。2000年,谭帆先生不弃驽钝,收我于门墙。我从古老的小县城曲阜负笈南下,走进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开始了渴望已久的求学之路,奏响了崭新的人生乐章。
读硕士研究生时,杜贵晨师就经常教诲弟子说要多读书,可我每每让老师失望。我清楚自己的不足,决心慢慢弥补。通过听课、阅读、思考与老师讨论,我确定了中国古代小说选本研究的博士论文选题,在查阅资料与访书时,初步接触到王世贞的《艳异编》。由于古代小说选本数量众多,囿于时间关系,很多问题当时都浅尝辄止,深以为憾。
博士毕业后,我一直关注《艳异编》,先后发表了《〈广艳异编〉》的成书时间及其与〈续艳异编〉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与《略论〈艳异编〉的版本》(《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1期)等文章,对《艳异编》的认识愈益深入。
但总感到意犹未尽,遂于2020年申报了教育部课题,承蒙专家厚爱,得以顺利立项,给予我一次全面深入探讨《艳异编》的机会,也是对我关注《艳异编》二十年的回报。这本小书是我过去学术研究的小结,期待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的学术道路启步于美丽的丽娃河畔,难忘垂柳依依,夏雨绵绵,荷香习习,翠竹亭亭,令人魂牵梦绕。时刻铭记谭老师的教导:春华秋实,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要认真做好。
永忆在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跟从孙逊师、孙菊园师母一起做课题时的欢声笑语,上海大剧院与逸夫舞台昆曲表演的曼妙柔软,还有无数个周末去福州路旧书店淘书的快乐时光……能不忆江南!
看着学生送我的红豆,感到十分温馨,是浓浓的师生情、亲情、友情伴我成长,给了我无尽的爱,真的无比幸福。衷心感谢默默付出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女儿,给了我无穷的前进动力。
感谢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古籍部老师热情周到的服务与帮助,感谢发表拙文的期刊编辑及齐鲁书社张巧女史的辛勤劳动和精心编校。书中不当或错误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任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曲阜师范大学161、1361、杏坛人才工程,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和域外汉文小说,曾在《文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著有《越南汉文小说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小说选本研究”和后期资助项目“唐传奇接受史论”,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幽怪诗谭》校注”“《惊座新书》校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发展史”(11&ZD106)和“中国小说评点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21&ZD273)子课题等。三次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被评为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1] 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78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