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十年,中泰高铁“超速启动”

   日期:2025-03-19     作者:tbzkh       评论:0    移动:http://www.kub2b.com/mobile/news/3223.html
核心提示: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2025年2月5日至8日,新春伊始,泰国总理佩通坦正式访问中国。中国也是她2024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2025年2月5日至8日,新春伊始,泰国总理佩通坦正式访问中国。中国也是她2024年就任总理后首个正式的出访国。

佩通坦访华期间,中泰双方签署了14项重磅合作协议,涵盖多个领域。其中,批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的进行,更是不小的亮点。

图片

2025年2月5日,泰国总理佩通坦抵达北京,开启对华正式访问。(视觉中国/图)

来中国的前一天,2025年2月4日,泰国内阁批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该项目预计于2030年完工。中泰高铁完成后将直接接驳中老铁路,让昆明至曼谷实现“高铁直达”。

长时间停滞的“最慢”高铁,为何在近期突然“加速”?

不难发现,泰国新任总理佩通坦来自西那瓦家族,是他信之女、英拉侄女。

对华友好是西那瓦家族的传统。他信就任泰国总理期间,就曾积极推动泰国与中国在多领域的合作;英拉在担任泰国总理时,又积极推动了“大米换高铁”项目。而佩通坦上任后也将中泰高铁视为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关键项目。

领导人的对华友好态度是推动因素之一,而中老铁路的成功更刺激了泰国的紧迫感。

截至2025年1月,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5000万吨,货物品类从初期十余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900多种。此外,截至2024年10月,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已突破六万列,累计发送旅客达到4120万人次。

老挝的榴莲坐上了高铁直达昆明,而泰国的货物却要在自家糟糕的公路上接受磨炼。看着邻居因铁路建设开通带来的好处日渐增多,瞄准东南亚新交通中心的泰国也终于“坐不住”了。

事实上,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为1339.815亿美元,同比增长6.1%。泰国交通部曾预测,中泰高铁全线贯通后,中泰陆路货运成本将下降30%,年跨境货运量或突破500万吨。

如此看来,中泰高铁全线贯通后可带来的经济效益确实值得期待,泰国甚至可一跃成为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但目前这一项目进展缓慢,目前完成程度不及40%,远低于预期目标。中泰高铁项目的“慢行”个中原因众多。首先,与泰国政权变更脱不了干系,不同时期的政府对中泰高铁的态度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泰高铁项目正式开始后,泰国内部政局动荡,经历三次政权变更。

“泰国政权更迭,中方就需要与其重新谈判和签约。如果想要谈判成功,达成合作目标,谈判博弈中的利益共享或者利益妥协是必然的。例如,我们需要承诺对方相关支持,甚至提供低息贷款和免息贷款等。而对方则需要承诺建设进程中的各种保障。”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金山对南方周末说。

其次,铁路的技术标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20世纪初,日本对泰国铁路系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泰国铁路系统主要基于日本技术标准。在项目进行早期谈判中,泰国希望采用日本新干线标准,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令人咋舌的是,泰国还试图通过在中日之间“反复横跳”获取更大利益,如要求中国进行技术转让,但铁路依旧使用日本标准。

“国家之间的铁路建造标准可能会不一样,具体要使用哪种标准,需要双方协商,如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则采用了中国标准和马来西亚标准的融合。”中交四航研究院建材所工程师付文金对南方周末说。

政治、技术、经济……泰国的种种犹豫和观望,实际上是在权衡各方利益,试图在大国博弈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泰国作为东南亚地缘枢纽,长期奉行“大国平衡”策略。刘金山指出,这种策略本质是政治考量:“泰国需在中美日等势力间寻求利益最大化,而非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也是中泰高铁停滞的一大因素。

中泰高铁由泰国全额出资,总预算高达1794亿泰铢(约为381亿元人民币),贷款是泰国资金来源的组成部分。而对于泰国贷款建设高铁这一现象,西方媒体不断炒作中泰高铁存在所谓的“债务陷阱”,暗示泰国可能会因无法偿还贷款而陷入债务危机,试图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甩”给中国。

图片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9日,泰国呵叻府,中泰铁路施工现场,高架轨道仍在建设中。(视觉中国/图)

中泰高铁的获批无疑引发了全球关注,而东南亚地区正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

从全球视角看,这片区域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各国纷纷在此布局,试图通过扩大自身影响力来牵制对手,争夺区域主导权。

不难发现,东南亚国家众多,相似的是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与菲律宾、泰国等国保持长期的军事同盟关系,并通过常态化军事演习和轮换驻军,提升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在南海频繁开展“航行自由行动”,试图联合东盟国家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权……

而日本则紧随美国身后,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2024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将通过“日本与经合组织及东盟伙伴关系项目”,支持东南亚在民间投资、连通性、可持续性和数字领域的发展。除此之外,近些年来,韩国为了提升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的全面合作。

对中国而言,东南亚不仅是山水相连的近邻,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落脚点。从老挝的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到越南的松邦4水电站,再到马来西亚的关丹港,与中国合作的能源与港口项目正显著提升东南亚的物流与贸易能力。

然而,铁路、公路、港口等“硬基础设施”更是东南亚发展的关键需求,这恰是中国的强项。雅加达-万隆高铁、中老铁路,以及正在推进的马来西亚东铁和中泰高铁,正为东南亚编织起一条条“经济动脉”。

中泰高铁的建成,不仅将释放巨大的经济红利和技术外溢效应,重塑东南亚的地缘格局也成为一种可能。

实际上,据海关总署数据,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6.99万亿元,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其中,对东盟出口4.17万亿元,增长13.4%;自东盟进口2.82万亿元,增长3.2%。

建成后的中泰高铁将与中老铁路衔接,连接中国昆明、老挝万象、泰国曼谷,而未来可延伸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形成一条贯穿东南亚的“黄金大通道”。

这一“黄金大通道”将会大幅缩短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陆运运输时间,也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对促进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泰高铁的开通,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量,推动区域贸易一体化,进而加速产业一体化。”刘金山表示,“届时,货物、人员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将显著加快。”

图片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8日,泰国曼谷,大皇宫景区游人如织。(视觉中国/图)

刘金山进一步指出,“许多中资企业在东南亚设立了产业园,而中国的总部仍需向这些产业园输送零部件、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中泰高铁的建成,尤其是与中老铁路的接驳,将极大提升这些企业的物流效率和生产便利性。”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商品种类繁多,包括机械电子、化工产品、纺织品服装、医药产品、钢材、农产品等。“中泰铁路建成后,最先受益的应是最终消费品商家,如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不需要进行再加工的产品。其次受益的则应是生产原材料、零部件和机械设备等销售商家。”刘金山分析。

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大量的农产品、矿物品、橡胶等。中泰高铁的建成,无疑会节省农产品的运输时间,泰国的榴莲、山竹等生鲜农产品可在中泰铁路上“一路飞驰”。

中泰铁路的意义远不止于提升物流效率。“铁路项目落地海外时,在当地招募的不仅是一线建造工人,还有技术人员。对于技术人员,我们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带教。”付文金介绍。而在项目结束后,当地的技术人员不少人会选择与中国其他建造相关企业继续合作。

更重要的是,刘金山进一步指出,“中泰高铁的开通,将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一张‘好牌’。”

马六甲海峡,这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乃至非洲的海上贸易通道,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对外贸易和能源安全的“生命线”。但正是这一重要海上通道,却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海军长期实施监控,试图通过控制这一战略要地,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面对“层层围堵”,中泰高铁的建成或许是未来的突破点,是削弱马六甲困局的希望。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条陆上运输通道,更是一条绕开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捷径”,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届时,中国货物可从泰国直接出海。而货船无需再绕道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泰国上岸,经中泰高铁直达中国。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