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 | 钱锺书先生理解错了

   日期:2025-03-13     作者:z9rae       评论:0    移动:http://www.kub2b.com/mobile/news/3109.html
核心提示:潮新闻客户端 吴其尧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第一五六则论及张璠《易集解序》里的一句话“蜜蜂以兼采为味”,认为“以学问著述之

潮新闻客户端 吴其尧

图片

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第一五六则论及张璠《易集解序》里的一句话“蜜蜂以兼采为味”,认为“以学问著述之事比蜂之采花酿蜜,似始见于此。”接着,钱先生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大量例子来说明:教学、作文和论学应该像蜜蜂采蜜,蜜蜂从百花丛中采得花粉,酿成的蜜汁是它们自己的,无论原来是什么花卉。诚如蒙田在《随笔集》第二十六章“论儿童教育”中说“蜂采撷群芳,而蜜之成则悉由于己,风味别具,莫辨其来自某花某卉。”(Bees ransack flowers here and flowers there; but then they make their own honey, which is entirely theirs and no longer thyme or marjoram.)

钱先生还说:“德国因学究谈艺,不赏会才人之意匠心裁而考究其渊源师承”,这是因为在《歌德谈话录》中,1828年12月16日这一天歌德跟爱克曼谈到各种文学问题,歌德批评了“德国人摆脱不掉庸俗市民习气”:一定要分清楚印有歌德诗歌和席勒诗歌的诗集里哪些是歌德的哪些是席勒的。歌德认为:他和席勒之间朝夕晤谈,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两人如同一人,某些思想很难分清到底属于谁的。歌德说“有许多诗句是两人一起合作的,有时意思是我想出来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相反,有时他作头一句,我作第二句,这里怎么能有你我之分呢?”

爱克曼跟歌德说类似情况在德国文学界并不少见,人们怀疑这个或那个名人的创作是否具有独创性,要追查他的教养学识的来源。于是歌德跟艾克曼说了这样一段话:Das ist sehr lächerlich; man könnte ebensogut einen wohlenährten Mann nach den Ochsen, Schafen und Schweinen fragen, die er gegessen und die ihm Kräfte gegeben. 钱先生的译文是:“此犹见腹果肤硕之壮夫,遂向其所食之牛、羊、豕一一追问斯人气力之由来,一何可笑!”读了钱先生的译文觉得有些不解:要知道此人壮健的原因,怎么会去问牛、羊和猪呢?我带着疑问去找了朱光潜先生的中译本《歌德谈话录》,这是我读大学期间买的(书的扉页上写着:1988年购于浙江师大书店),之后反复阅读,也不知读了多少遍,是我自求学以来迄今最喜爱的书之一。朱光潜先生的译文是:“那太可笑了,那就无异于追问一个身体强健的人吃的是什么牛、什么羊、什么猪,才有他那样的体力。”(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77页)朱译是节译本,我又查阅了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洪天富先生的全译本,发现译文跟朱先生的几乎完全相同:“那太可笑了,那就无异于问一个吃得胖胖的人吃的是什么牛、什么羊、什么猪,才有他那样的体力。”(译林出版社,第233页)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