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金包银”首饰小心被坑
这些方面要注意
在水贝多个“金包银”店铺内,售卖首饰标示出的含金率大多为3%左右。以30克手镯为例,纯金款售价约22000元,而金包银仅需1500元左右(含1克金、29克银及工费)。
这种“千元级黄金体验”精准击中年轻群体“既要面子又省钱包”的消费心理,社交媒体上“20%价格换100%效果”的种草帖刷屏,推动市场热度飙升。
水贝近几个月出现大量“金包银”店。图源:南方日报
记者走访了十余家“金包银”店,发现除了金、银含量难以肉眼观测的风险以外,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多家店铺的售价相差较大,有的店铺按国际银价7元多每克售卖,有的则卖到了12元一克,各家的工本费也从15元/克到30元/克不等。
其次,对于“金包银”首饰上的标识,各家也大不相同,有的按纯金Au999进行标识,店员称这只是说明表面的镀金是纯金;有的写P-AU999,声称P代表电铸工艺,Au999代表足金;少数标识为S999,即纯银饰品。
虽然每家“金包银”店铺都给所有饰品配上了鉴定证书,但鉴定证书并不统一,有的写了饰品的金和银分别有多少克,有的只写了有多少克银。标注的克重“多为厂家自报,非实测数据”。
所谓的凭证,也不见得一定靠谱。北京晚报记者曾在电商平台上咨询“金包银”手镯商家,对方表示不仅能提供所谓的鉴定证书,还能配备知名品牌首饰盒。“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开票,上面的内容支持定制。”客服发来一张写有“质保单”的票据,上面详细列出店名、地址、电话、销售编号等信息,并标明首饰的重量、单价及动辄数万元的总金额。记者询问该票据是否可以作为质保凭证,对方称,这只是“道具发票”。
图源:北京晚报
记者在水贝走访的“金包银”店铺,几乎都宣称可以回收,但只能回收自家售卖的。此外,绝大多数商家称不能开发票。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