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银行科技战略调整:数智化转型深化与资源配置优化
2025-04-06IP属地 湖北8

近年来,银行业的数智化转型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科技战略的调整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2024年,14家主要上市银行的年报显示,尽管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科技架构的调整成为新趋势。国有大行依然是科技投入的主力,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在数智化转型中的表现也愈发引人注目。

科技投入增速放缓,资源配置优化成重点

2024年,除未披露相关信息的外,其他13家银行的科技投入合计约1829.62亿元,较2023年的1826.09亿元仅增长0.19%,基本与上年持平。这一数据表明,银行业在整体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科技投入的高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国有大行依然是科技投入的主力军,六大国有银行合计投入1254.59亿元,同比增加2.1%,占13家银行总投入的68.57%。其中,以249.7亿元的科技投入反超,成为科技投入规模第二大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成为衡量银行科技资源倾斜力度的重要指标。2024年,11家银行的科技投入占比超过3.5%,其中以5.41%的占比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对科技投入的高度重视。的科技投入增速最快,较2023年增加13.04%,科技投入金额达到65.73亿元,位列第11位。

科技架构调整:聚焦数据治理与统筹规划

在科技投入增速放缓的同时,银行的科技架构调整成为另一大亮点。2024年,包括、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在内的8家银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其科技架构。整体来看,各家银行的科技架构调整集中于两个方向:一是改革科技相关的战略委员会,加强对全行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统筹规划;二是增设数据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数据资产梳理,进一步强化跨部门数据治理,夯实AI时代的数据基础。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在2024年新增了“数据管理部”,进一步提升数据资产的统筹能力。中国银行则整合设立业务研发部,强化科技与业务融合,并增设软件中心上海、武汉、成都分中心,持续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建设银行的架构优化集中在安全与业务研发领域,该行在2024年设立网络安全运营团队,统筹集团研发资源,完善研发组织模式和流程。

科技人员占比持续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关键

在科技投入和架构调整的同时,银行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也愈发明显。2024年,12家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全部增加。兴业银行以13.51%的占比位居榜首,交行次之,占比达到9.44%。建设银行科技人员从2023年的13150人增加至2024年末的16365人,占比由2.92%提升到4.34%。

银行纷纷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例如提出打造“懂技术、熟业务、识用户”的敏捷复合型团队,这正是AI时代下业技融合的必然趋势。兴业银行在2024年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完善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及认证体系,建立涵盖架构、研发、运维等7大类岗位的科技人才岗位地图。

数智化转型深化:智能化工具助力业务创新

在数智化转型的深化过程中,智能化工具成为银行提升业务效率的重要助力。例如,交通银行通过强化金融科技对业务的赋能,推动了“惠民就医”“交薪通”“云跨行”等产品服务的迭代升级,并推出了“手机银行9.0”版本。邮储银行在研发端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模型技术打造的智能研发测试AI助手,已为超过5000名研发人员提供支持,帮助智能生成代码超过110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