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点小财,第一时间就给自己买大金链子,金手镯,还戴出去到处显摆……
他们以为,处处秀优越,就能提升自己的层次,让别人羡慕嫉妒。
但其实,人们生活中最烦的,就是这种处处炫耀、时刻想出风头的人。
清华教授柳冠中曾在采访时,提到一位在上海做保姆的朋友。
有次她要回苏北老家探亲,出发前特地敲掉了一颗好牙,镶上金牙。
回到村子后,她逢人就咧开嘴巴,说话滔滔不绝。
大家表面上惊叹:“不愧是上海回来的人,连牙齿都是金的。”
背地里却说她穷显摆,连之前跟她谈得来的乡邻,也不愿意去她家串门。
一个人之所以不被人喜欢,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太爱显摆,过分虚荣。
而这样的人,也很难交到真朋友。
卡耐基曾经说过:“人要懂得收敛自己的光芒,避免刺伤别人和树敌。”
没有人喜欢一个处处炫耀的人,但人人都喜欢低调谦卑的人。
与人交流时,多夸赞他人,少显露自己。

甚至博主过30岁生日,学长也在不合时宜的指点:“30岁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啊!”
类似的指点听多了,博主只觉得很无语、窒息。
此后有什么活动,他都不会再叫上这位学长,甚至连朋友圈也给对方屏蔽了。
孟夫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是人类骨子里的天性,也是最大的弊端之一。
尤其是一些年纪稍长、资历稍老的人,逮着机会就想给别人讲讲道理。
然而任何一个有主见的成年人,都不希望被人处处管教。
所以与人交往,别总急着给人当老师。
你以为别人位置没摆正,很可能是你本身就站歪了。
过度纠正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你若真心为人好,就把好为人师的欲望彻底收好。
爱揭人短
俗话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想展露于人前的私隐,如果有人不顾及别人的尊严,非要去揭开、去宣扬,那结果只会有一个:
既让别人难堪,也让自己没脸。
作家阿顾讲过自己的经历。
高中时,家里出了些变故,不堪重负的他,曾在精神病院待过一段时间。
这件事情,只有他最好的朋友知情。
他一直小心地捂着自己这段过往,不愿让别人发觉。
可他没想到,这段私隐,竟在一次聚餐时,被朋友当成饭后谈资说了出来。
阿顾羞愧不已,从那以后,便与这位朋友断了往来。
朋友很是不解,一直追问阿顾为什么。
阿顾没有回答他,只在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无论关系多熟,揭人短和开玩笑都是两回事。
不分场合、毫无尺寸的幽默,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笑话的素材,往别人伤口上撒盐。”
人的自尊心本来就脆弱,如果你不能做到好好照顾它,至少,也不要故意去戳它伤疤。
有句话说得很对:“最高级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会说话,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
体谅别人的苦衷,恰如其分地保持沉默,才是使一段关系长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