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罗石芊
从今年春节开始,国产AI模型突然爆火,7天时间,用户破亿人次,腾讯、阿里和字节等多个大厂业务纷纷接入,成为AI届的明星产品。
不少年轻人探索DeepSeek后发现,AI除了在日常工作中能用到,和其对话还能“预测运势”,这正好切中了心理需求,这段时间,“AI算命”成为席卷社交网络的新潮流。
除了用AI“指点迷津”外,一些热衷于此的年轻人们,还将“转运”的风口对准水晶,根据“赛博半仙”们的提示,搭配自己的五行,购买“自带磁场”的水晶饰品,以求时来运转。
当AI算法遇见“命理”,靠数据和算法能否预测未来?戴上根据五行搭配的能量水晶,真的能“逆天改命”?除了这些,这届年轻人还靠什么来“剧透”未来?2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多名年轻人,探究被“剧透”的生活下,他们如何尝试找回自己的生活状态。
“它好像是一个需要不断规训的算命师”
随着DeepSeek的走红,使用者们深度探索,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各式各样的使用教程,其中,AI“算命”成为一大热门讨论点,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欢迎。如何编辑“算命”指令,哪个版本的指令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赛博半仙”给出的建议又该如何付诸实践等,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用AI“算命”,网友小高是有些迟疑的。春节期间,因偶然得知DeepSeek有这一功能,恰逢过生日的她,决定试一试。
通过社交平台,小高找到很多Deepseek指令,有的相对简单,只需要输入个人生日;也有更为复杂的,明确需要大模型使用一系列书籍知识,还会指定分析个人生辰八字,“看得我眼花缭乱,担心过多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泄露,所以选择了较为简单的版本。”
“今年是2025年,你是一个顶尖的命理大师,帮我分析一下我的八字,我是女,出生于.......”输入指令后,小高等待了10余秒,得到了反馈。
“等待的时候,心情五味杂陈的。如果结果好,那我就不用努力了;结果不好的话,努力也没用。”忐忑不安的小高,仔细阅读了反馈出的信息,但她发现,结果似乎并非她预想的那样。
在一连串相对陌生的文字中,小高注意到,基础信息有错误。
本是1997年出生的她,DeepSeek反馈信息中的“历史事件验证”显示,“2014甲午年(23岁,大运己亥)”。“2014年,我应该是17岁啊。”小高很是疑惑,“我担心是不是指令不对,所以又试了一次。”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小高尝试过不同的指令,在多次收到“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的提醒后,她终于收到了反馈。“它好像是一个需要不断规训的算命师,我试的次数越多,大模型好像越来越‘聪明’,最后结果好像还是有点符合。”小高说,“比如它说我要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我本身确实熬夜比较多,这其实有点像故意去套这个结论。”
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像小高这样的吐槽,并不少见。一些网友通过AI预测运势,在初次得到结论后,发现有很多基础事实错误的情况,而在多次输入更多指令后,答案则变得更加贴合,但很多时候还是不准确。
此后,为了交叉验证结果,她还尝试使用豆包等平台“算命”。但当时执意想获得的结果,在半个月后,小高已经记不清了。
但令小高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段指令反馈后,都会得到一段“将人拉回现实”的提醒:“具体人生仍需以现实行为为主导”;“命理为帆,努力为桨,顺势而为方能乘风破浪!”她认为,其实这就是给我们提醒,无论是命理还是娱乐,真正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比于转运,我更信自己的努力”
不少AI“算命”反馈的信息中,都会涉及提供建议,部分人将其称之为“转运”方案。其中,转运水晶,一度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产品。
自去年开始,水晶,开始被推上“神坛”,在各大明星、网红直播间里,水晶被贴上了“磁场”“能量”的标签,引来不少网友的推崇。“少则几百、多则上万”,水晶的价格也因其“磁场能量”高低分为三六九等。
小高注意到,在用AI“算命”后自己也曾被AI对话提示,佩戴白水晶、黑曜石手串,可以提升自己的运势,但她在社交平台搜索后发现,不少用同款AI算命的网友,都被推荐了黑曜石。“说实话,有点祛魅了。”
同样被AI推荐戴相同手串的,还有陈珏(化名)。去年,陈珏托朋友购入了一条黄水晶,根据网络上的介绍,黄水晶具有“招财”的作用。“当时戴水晶正在风靡,自己就半信半疑买了一串,至于水晶的能量和磁场,好像也没太感受过。”陈珏说。
去年下半年,陈珏获得了一次加薪的机会,她说,“我更相信和我平时的努力有关系。”而至于AI“算命”提到的水晶,陈珏觉得自己也不会入手了,“推荐的都是差不多的,有可能是AI根据网上海量的信息,总结出来最不容易出错的款式。”
除了购买成品水晶手串,在朋友圈里,一对一定制生辰八字水晶,被冠以“更适合”的名号,商家表示,“一对一定制,确保每一位宝宝都能戴上最契合自己提升运势的能量水晶。”
记者注意到,大多一对一定制八字水晶,从算灵定性到喜好需求,再到调整定版等,有着明确的流程。2月19日,记者咨询了两家一对一定制店家,均得到需要排队等候的回复,若确认有需求,需提前预付100到300元不等的定金,虽名为“看盘”费,但后期可用于抵扣定制水晶费用,“看盘我们是不单独收费的。”。
定制水晶手串,也有一定的起订价格,分别为498元、800元,“品质不同价格不同”。何为品质不同?某电商平台商家工作人员回应称,“高品质的水晶,形成的年份比较长,能量磁场也相对较高。”而针对如今爆火的AI“算命”推荐水晶,该工作人员称,“AI很多是大数据,经常出错的。”
在模糊信息里“对号入座”
时下,十二星座运势,则是另一种火了很久的“命理研究方式”。记者发现,在一社交平台上,关于星座运势的帖子超过3万条,一些热门星座博主的粉丝量超千万,“十二星座”的话题,在微博上有着92亿的阅读。
星座运势,曾是网友小玉大学期间每天必看的“参考书”。上学时,每天早上,她都要打开星座运势的APP,根据提示选择今天适合穿的衣服颜色、出行的方向、需要避开的事情。考试前,还要看看当天的运气值,有时运气值较低,甚至会影响她一整天的情绪。
现在,小玉也会在各大星座博主的社交平台下看看自己所属星座的运势,包括学习、财运、工作、健康、感情。“主要就是看看在哪些方面会比较走运、哪些方面需要规避,和以前完全相信不同,现在主要是参考,像是对号入座。”
同样的事情,小高也曾做过。“比如这周,星座运势说我文书容易出问题,做文件时我就会可以看看,前一周说我走出去运势会好一些,我也会专门出去走一走。”
在部分的星座博主解读下,十二星座可用四象法分类为火象、土象、风象和水象四大类。小玉也曾根据自己星座所属象,避开“不合”的星座,选择性交友。
“我属火象星座(白羊座、狮子座、射手座),和土象星座(金牛座、处女座、摩羯座)不是很合拍,很多星座博主和星盘都算过,我和他们可能会产生冲突,因此我身边几乎没有土象星座的朋友。”小玉说,这是自己刻意避开的结果。长期下来,小玉也有了一个习惯,认识一个新朋友后,先问问别人的星座,再决定是否继续交往。
但这样的方式也有“失效”的时候,“上大学时,我和一个处女座的同学分到一个小组上课,接触了一学期,也没有产生冲突,反而觉得她人挺靠谱,但当时因为星座,最后我也没和她成为朋友。”现在回想起来,小玉觉得,或许当时错过了一个不错的朋友。
对这样刻板印象下的选择,小玉也有些怀疑,并逐渐开始想摆脱这种“被剧透”的人生。“好像每次星座运势给予的信息都是模糊、不确定的,我只能在这种巴纳姆效应里对号入座,至于真的有没有用,或许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看概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