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幸运”的新城控股,仍面临销售不佳、债务高企
2025-02-26IP属地 湖北3

在政策层面的积极推动之下,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筑底,似乎即将完成。

而新城控股也算是有了盼头。

近期,新城控股的股价就迎来了大幅增长。

而从今年上半年业绩来看,新城控股也算是保留了一些颜面。

图片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幸运”的成分。

眼看着要好起来了,但是,新城控股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销售层面,新城控股的表现仍然低迷,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而在债务层面,新城控股的资金缺口仍然不小。

黎明前的黑暗,新城控股必须步步小心。


新城控股的“幸运”,受益的财报表现


眼看着房地产行业寒冬即将过去,可就是有房企挨不过黎明前的黑暗了。

就在近日,景瑞控股、大发地产等房企,都遭遇了清盘申请。

相较之下,新城控股要幸运得多。

实际上,新城控股的“幸运”,要从实控人王振华因猥亵女童被判入狱开始。

自这件事以后,新城控股明显放弃了激进的扩张策略,反而因祸得福,在这场席卷行业的下行周期中仍能艰难生存。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新城控股在那几年暂缓拿地,尤其是拿高价地。

这一动作的好处,居然延续至今。

根据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实现营业收入339.04亿元,归母净利润13.18亿元。

虽然新城控股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五成,但与其他房企、甚至是行业龙头万科的巨额亏损相比,尤为显得难得。

图片

之所以仍然能够盈利,主要得益于新城控股近几年的保守经营策略,反而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毛利率,以及较少对存货进行较大规模的减值计提。

当然,这也离不开新城控股方面的成本控制,尤其是管理费用的大幅削减。

缩减团队规模、也就是裁员,下调员工工资、甚至是管理层薪资等动作,都使得新城控股节约了大量管理费用的支出

2023年,新城控股的管理费用减少近四分之一,直至32.93亿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的管理费用为13.25亿元,又减少了26.77%。

无论是客观的“幸运”,还是主观的努力,反正新城控股算是为整个行业保留了一丝体面。


销售表现不佳,三四线布局存去化隐患


只不过,根据长期的行业情况来看,财报好不好看,还真就没那么重要了。

什么重要?当然是销售额。

就拿万科为例,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是真的高,接近百亿元。

但是,挡不住万科能卖房子啊。

2024年前9月,万科销售额突破1812亿元,仍然排在行业前列。

只要是销售够坚挺、回款给力,万科就能保住金身不破。

那么,回过头来看新城控股,貌似就没那么稳了。

图片

数据显示,2024年前月,新城控股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318.3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11%,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431.5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2.72%。

尤其是9月,新城控股合同销售金额同比下降60.09%,合同销售面积下降63.64%。

也就是说,新城控股的销售表现,仍然有继续恶化的风险。

没有了销售、就没有现金流的回笼,这才是房企最大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新城控股的土储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新城控股仅40%的土储位于一二线城市,剩余60%左右土储均位于三四线城市。

现如今,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去化都已经非常困难,三四线城市居民由于收入较低,购买力相对较差,整体销售情况更是低迷。

由此可知,新城控股未来的销售去化工作,或许仍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好消息是,目前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政策支持力度。

而土储大多数位于三四线城市的新城控股,能否抓住此次机遇实现销售局面的逆转,还有待观察。


债务压力尤在,抵押贷款强撑行业寒冬期


归根结底,房企能不能活下去,还得是看能不能避免债务的爆雷。

毕竟,卖多少房子回笼多少资金,最终的考验,就是偿还债务。

而在这方面,新城控股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新城控股目前仍然需要密切关注的短期债务规模。

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的短期借款为9.04亿元,应付票据10.0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53.57亿元,短期债务合计约1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合计拥有157.82亿元货币资金,其中受限制货币资金41.57亿元,包括预售监管资金,按揭贷款保证金及保函保证金等。

也就是说,目前新城控股可以动用的资金,只有约116亿元。而新城控股的短债缺口,约56亿元。

要知道,这还是在没有考虑新城控股经营性负债的情况下。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的应付账款有461.43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的账龄,都在一年之内。

由此可见,新城控股的资金压力之大。

图片

幸好,新城控股还有资产可以进行抵押贷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已抵押的投资性房地产总额为941亿元,还有近300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未用作抵押。

这部分资产,将为新城控股下一步的融资活动留下了一定空间。

而根据上文,我们可知,新城控股的销售情况、以及债务风险等,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往前一步,新城控股就能够成功上岸;而稍慢一步,又将深陷危机。

好消息是,政策面的利好已经在不断释放。

新城控股真的要继续“幸运”下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