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手机“来电拦截”或许正在搜集你的资料、隐私……手机来电通下载「手机“来电拦截”或许正在搜集你的资料、隐私……」
2025-04-09IP属地 湖北1

我们都有过被骚扰电话折腾的不胜其烦的经历,这时候大家往往会选择给手机安装一款来电拦截软件,屏蔽陌生号码和骚扰电话,于是整个世界清静了。可这么做安全吗?


最近,3款常见的手机“来电拦截”应用被曝收集用户通讯录,整合成公开资料库。香港媒体报道,预计全球有30亿个手机号码的用户身份泄露,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演艺明星。


这三款手机应用包括中国的CM security,也就是“猎豹安全大师”,瑞典的True caller,以及以色列的Sync.ME,总共下载次数超过两亿。




香港媒体“传真社”报道,用户通过这些应用的“号码反查”功能,输入任何电话号码,就能在数据库中搜索这个电话号码所有者的名字、社交网络账号等信息,即使这个号码的所有者没有安装这个应用程序或者授权使用这些信息。

    

测试结果显示,信息泄露涉及香港特区部分官员和演艺明星。新一届立法会绝大部分议员的手机号码都能被查到。部分信息需要付费才能查阅。预计全球有30亿个手机号码的用户可能被波及。

  

“来电拦截”其实并不需要获取用户的通讯录权限


手机软件工程师陈先生介绍,根据手机号码实现“来电拦截”,是常见功能。


“大部分厂商都这样,比如有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用户接了以后发现是个骚扰电话,就把它标记成骚扰电话,然后手机应用把这个号码传到服务器上,表明是骚扰电话。数据统计多了,比如有100个人标记这是骚扰电话,然后另外一个以前没有接过这个电话的人,他的手机应用从数据库里得到这样的信息,知道有100个人已经标记过了,就直接把这个电话就挂掉了。”

    



但陈先生表示,这项功能并不需要获取用户的通讯录权限:“整个流程来说,我不觉得有什么必要需要把用户整个通讯录上传,但是厂家他总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得到尽可能多的用户隐私,他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必需的。”


陈先生使用国产品牌的安卓手机,他的办法是只用系统自带的电话拦截功能,不安装第三方的应用,但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这个情况本身可能会存在,因为现在很多信息技术产品都有收集用户信息的功能,以前这方面规范不够,对于信息技术产品供应商来讲,他的责任规定往往不明确,现在《网络安全法》已经对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商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如果这个产品和服务它有收集用户信息的功能,应该向用户明示,并且获得同意。

   

手机应用“不接受权限要求就不能用”,合适吗?


《网络安全法》将从明年6月开始实施,左晓栋提醒,用户在安装手机应用程序的时候认真辨别,而对于一些手机应用“不接受权限要求就不能用”,《网络安全法》也会有相应的规管。

    

左晓栋表示:“有的应用可能以用户不同意就不能给用户提供服务为由,逼得用户同意。那我们现在标准怎么规定的呢?就是说你提供服务所必要的信息是可以获取的,非必要的信息,你要收集,就特别需要明示,而且如果用户不同意,不能以此为由拒绝给用户提供服务或者降低服务质量,这都有明确的要求。”


截至发稿,记者查询发现,True caller和Sync.ME已经提供专门的页面,接受删去资料的申请。猎豹安全大师所属的猎豹移动也表示,由于无法避免有人不当使用,将暂时关闭查询联系人信息的功能。


很多企业打着大数据的名义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但大数据并不等同于很多数据的累积,只有去掉了可识别性的信息,数据才应该被使用。因此软件提供商必须对用户履行充分告知义务,把隐私政策明明白白地告诉用户。


目前我国法律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尚缺乏足够的力度,期待不久的将来《网络安全法》的落地能改善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