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对一诊断指导
近日,记者走进市中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市民刘畅(化名)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健康评估。
经初步检测,刘畅的BMI指数达33.9(肥胖标准为≥28),高于健康体重指数,在进一步检查后,医生诊断刘畅属于中度肥胖。
“建议采取低脂低盐、高纤维饮食,适量摄入鱼虾蛋类优质蛋白质,主食要控制在2两之内,晚餐后两小时,注意运动一小时。”根据刘畅的身体情况,医生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当天,刘畅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内脏脂肪检查、健康体检等全面检测身体指标,并结合医生建议进行穴位贴敷。
刘畅说:“肥胖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严重的负担,遵循医生的建议,可以让体重、血压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身体更加健康。”
制定个性化减肥方案
医生表示,肥胖不仅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甚至部分肿瘤等风险。据了解,体重管理门诊采用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方式:
通过多维度干预措施,医生能科学判定患者体质类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宋倩告诉记者:“我们给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运动计划,同时结合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汤剂、茶饮、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方式对肥胖患者进行综合管理。”
专业建议护航健康管理
除慢性病患者及超重肥胖青少年外,体重管理门诊同样适用于有科学减重需求的健康人群。随着天气渐暖,减肥热潮再度来袭,体重管理门诊的开设为想减肥的年轻人们提供更科学、健康的减重方案,让大家减肥少走弯路。
市民赵女士说:“我们女孩子爱美,天热想穿漂亮裙子,难免有身材焦虑。去体重管理门诊咨询健康瘦身小妙招,既能科学管理身材,又不损害健康。”
对于希望通过减重改善身体状态的人群,医生建议,要少吃油腻、高糖食物,早吃晚饭、少吃夜宵,吃饭八分饱;避免久坐,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活动,并适当开展抗阻力运动;尽量每日23点前睡觉,避免熬夜影响生物节律。此外,若需要使用药物辅助减重,应根据全面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用药。
日常减重
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小编带你深入解读
国家减重计划
手把手教你如何健康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