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记智库雨林
不久前,官方一则《西安地铁开通里程,有望突破400公里》报道,迄今为止第一次明确地铁四期建设规模。
不同其它类型交通,地铁无论从审批到建设要求极为严苛。错过一个周期就五年,里程少百余公里。综合当下大环境以及经济财政角度,在地铁申报的“爆发年”,西安地铁四期里程恐不乐观。
报道:西安地铁四期的里程
前言提及这则报道中,仅有四百多字却透露了关键信息——线路及里程。
在线路上:将“地铁3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2号线、16号线二期纳入西安地铁四期建设论证”;里程上,“新增4条线路120公里”。该报道更确凿称:“预计2023年底可具备报批条件”。
这似乎已无限接近“定稿”,我们制作了相关示意图。
地铁,已是西安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承担比例超50%)。综合近几年省市级披露的信息、领导留言板的回复以及各种公开提案的答复,本次首次明确120公里的里程,与大家期待中有两大变化:
一是呼声极高的地铁7号线,也许将再次旁落;二是11号线东段(城南-曲江-航天),也或许推迟建设。
我们看下相关报道的详文: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按照相关要求,启动西安地铁四期规划研究工作,预计2023年底可具备报批条件,并将西安地铁3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2号线、16号线二期纳入西安地铁四期建设论证。以西安地铁已开通运营的9条线路、301公里运营里程为基数,加上未来新增的4条线路120公里里程,未来西安地铁线路总数将达13条(西安地铁17号线不纳入地铁四期建设规划),开通里程有望突破400公里。
做个补充说明:正建设西安地铁三期,总长150公里,包括1号线三期(已开通)、2号线二期(已开通)、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已开通)、15号线一期和16号线一期。
也就是说,地铁三期全部建成通车后,里程就已达404公里。若加上地铁四期的120公里,2030年时预计总里程为524公里。
报道:地铁申报序幕拉开
实际上,2023年地铁获批的城市极少。
根据「城记」多方面查询得知,目前已公布获批的城市,仅有深圳、北京、绍兴和常州四座城市。但是,它们都是通过各种答复以及内部文件形式出现,具体批复并未在国家发改委官网。
深圳:11个项目,里程约185.6公里
北京:11个项目,里程约231.3公里
绍兴:3个项目,里程约60.1公里
常州:3个项目,里程约69.9公里
2023年是国内地铁申报的“大爆发年”,这种情形足以说明批复的审慎。
按照五年左右建设周期,上一轮地铁建设基本接近尾声。有统计显示,本轮地铁申报城市约30余个,新一轮申报大幕拉开。
也就是说,包括西安在内的很多城市已满足申报条件,继续扩容。地铁建设对当地发展带动明显,但因其投资额巨大,经济周期下“防止投资过热”和“严控地方债务”之间,很难达成平衡。
所以,尽管2023年如此大规模的城市申报,但获批者却寥寥无几。那么,与西安同类型的城市规划大概如何?
武汉五期,规划10个项目,约200公里 成都五期,规划10个项目,约199公里 苏州四期,规划6个项目,约160公里 南京三期,规划10个项目,约120公里 合肥四期,规划5个项目,约115公里
按照深圳传闻被“砍掉两条线路”来看,各城市申报里程必然会“打折”。西安120公里,也许并不是例外。
以2017年以国家发改委叫停了包头地铁为标志,暂停地铁审批。直到2018年11月,才批复了成都、西安、武汉等。但此时,西安已错过一个周期。如今,只有120公里的“蛋糕”,就看怎么分配。
显示:财政压力下的建设
从上一轮地铁获批来看,一公里造价中间值约6~7亿,有些甚至超10亿。
根据各轨道交通集团年报,很重要收入来源是财政补助。有消息显示,2022年扣除政府补贴仅几城地铁盈利。其中,杭州、重庆、郑州、青岛、宁波、成都、南京和北京等财政补贴都超过50亿。
地铁运营成本如何?中国城市轨交协会《2022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成本23.49元,平均每人次公里运营成本1.49元。
高强度依赖财政补贴,债务负担“雷声极大”,国家层面不得不考虑。
早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就提出“3000亿财政收入,3000亿GDP,300万城区人口”修建门槛,提出明确的标准。客流量方面,已要求开通线路每日每公里客流量达0.7万人次,才能申报新的路线。
按此要求,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九月数据中,只有30%的城市整体客流达标,70%的城市不达标。九月这个指标上,西安位列第六。
同时,不好的消息陆续出现:上海地铁被曝出员工降薪、广州地铁告别“满15次优惠”(每月刷卡15次后,从第16次开始打六折);昆明地铁更惨,从去年九月就开始拖欠薪资,公积金都未能按期到账。
地铁“想建就建、为建而建”,必然会有沉重代价。
如果严格执行以上四条标准,意味着只有十几座城市才可能获批。由此可见,最终能够获批的预计会大幅缩减。但是,像西安这种正在快速发展、“底子不厚”但需求强烈、错过了周期的城市吃亏最大。
如果是在“120公里”里程,必然大幅落后同类城市。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在客观现实及多方博弈下,线路将呈现低客流主导局面。
◎制图/城记智库
“闻道有先后,发展有快慢”。对西安来说,“交通建设滞后于发展”这是客观事实。在“木已成舟”下,更多需要考量下一步。
作为超大型的城市交通建设,环线和地铁“补课”是当务之急、也迫在眉睫。但是,因为绕城高速“市政化”举措难以实现、承载着任务但仅“120公里指标”的地铁里程,西安“补短板之路”颇为艰难,甚至无解。
西安地铁四期专题:
西安绕城高速专题:
文=城记智库雨林
©版权声明:部分信息和图片来自公开网络
转载请注明
发现脚下这座城
最近,我们谈了很多城市发展的事情
也谈不少基建和规划
也重点分析关于交通的提升
一起聊聊西安,说说未来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 http://ww.kub2b.com/mobile/ , 查看更多